「藝人不雅照事件」擾攘多時,都圍繞在「誰更不道德」這事上。拍照的人固然非常不道德,被拍的亦不道德,發佈照片的人也不道德。
最吊詭的卻是其中一名事主向公眾道歉。他被人看了照片,反而要向看他照片的人們道歉,甚有黑色幽默。朋友認為這說明了世界是沒有公義的,人們是看熱鬧的多。原來一百年前,中國人喜歡聚在一處看殺頭,就是這種「看熱鬧」的心理。西方稱之為「morbid fascination」。
那麼到底「不雅照」當中,「誰更不道德」呢?公眾包括網民認為:拍照的最不道德,即使雙方都自願;被拍的第二不道德,因為此等女子不知廉恥;而揭人私隱、勒索和非法上載的「奇拿」卻成了網民偶像。
最近聽說男事主的廣告在中國大陸已解禁了,但女事主們的廣告則依然惹起「強烈反感」,本港公眾也有類似立場,証明公眾的道德觀仍然明顯傾向於「重男輕女」。
一百年來,愚昧依舊,華人的民智沒有進步過,愚昧繼續從網上流傳下去。
有說在「風頭火勢」時不要登這短文,免得被「奇拿」和他的fans追擊,「炸」了電腦。然而文人自要敢作敢言,「炸」了便「炸」了,所謂公義有價,頂多找藉口買台新電腦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